海灵格去世:给家庭排列位置的人,回到自己最终的“位置”
海灵格纪念专刊
AC专栏
作者 | Arthur Chen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
简介:心理圈稀有性别男颜值高咨询师,长相年轻、内心成熟的代表人物。座右铭:惜时惜人。咨询小时数:2500小时,研究方向:职场心理、婚恋两性、身心疾病、朋辈心理辅导。近期关注:要事第一、正念减压、网络时代人际沟通。
编辑 |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编辑 禾沐
联系 |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邮箱 coffeepr@qq.com
英国纪录片《人生七年》,追踪了十几个来自不同阶层和家庭的孩子,想了解原生家庭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。结果得出了结论:没有一个孩子能够超越过原生家庭给自己限定的阶层和生活状态,再次证明,原生家庭对一个人影响之深远。
2019年9月21日,正值周六,一早我乘上拥挤的上海地铁一号线。车厢里一个约莫10岁的女孩和她的父母正在起争执,父亲公开数落孩子,并且“嘲讽”她,“不要做不切实际的梦”,女儿则大声反击。
接着,女儿又向母亲提出请求:学校要进行文艺表演,希望妈妈那天帮她化妆。
可是,妈妈立马就拒绝了:别来烦我,我那天很忙,没空的,别总是以为我要围着你转!
妈妈看着女儿的神情,一脸的嫌弃。
女儿对妈妈说:妈妈,你就这么不爱我吗?
说着说着,留下了眼泪。
我低下头,冥冥中刷到了德国心理咨询师、家庭排列创始人海灵格去世的新闻。
海灵格大概是为数不多被许多中国人所熟知的心理大师了。十几年前,他的《谁在我家》等著作就已经风靡全国。读者绝对不限于专业人士。
而他开创的家庭排列,素不相识的一群人,在一个活动场,被选中,有人扮演妈妈,有人扮演爸爸,有人扮演……,然后从自然站位到调整位置,其不同于一般心理治疗的手法,颇有仪式感的作法,引起许多人的关注,当然也饱受争议。
在正统心理咨询领域,海灵格和家庭排列长期处于边缘化的境地,其学说长期被作为批判的靶子存在。
然而,对于许多自小起饱受家庭创伤的人来说,海灵格让他们第一次知道,自己长大后的痛苦,都和早年家庭,甚至和他们父母的父母、家族有关。
可以说,这些年,国内对原生家庭的关注,离不开海灵格及家庭排列巨大的影响力。没有海灵格,就不会有这么多人关注和反思原生家庭问题。
而这位94岁老人,在为无数家庭成员排列好各自“位置”之后,2019年9月19日,走完了自己的人生路,回归到属于自己的历史“位置”之中。
而在他身后,许许多多受困于原生家庭,已经或者即将遭遇家庭创伤的人,还在痛苦中挣扎。
谨以此文,缅怀海灵格。
历史学家一直在争论,到底是风云人物塑造了历史,还是历史催生了风云人物,这个类同“鸡生蛋,蛋生鸡”的问题,一直也没有令人信服的答案。
但是,可以肯定的是,上世纪的两次大战期间,诞生了许多赫赫有名,并且影响深远的人物。
迄今影响心理咨询领域的泰斗,叫得出名字的,人生履历都和两次大战不无关系:弗洛伊德、荣格、阿德勒、弗洛姆……
两次大战,世界格局大变,人口结构大变,原本不出世的人物得以有露脸的机会。
这样大的变局,也比任何平和时期,对一个人思考关乎人类命运的大问题——当然也包括人类精神层面的大问题,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外界刺激。
海灵格出生(1925年)的时候,正值一次大战之后,国内经济陷入萧条的德国。
战争的失败,生活的艰苦,让整个德意志民族陷入了巨大的失望之中,亟需精神排解。
年仅5岁的海灵格,也有了成为神职人士梦想。
在他10岁的时候,争取到了到寄宿制教会学校上学的机会,系统学习宗教知识。特别指出,在那个时候的德国,上此类学校还是需要自己掏学费的。
这种社会氛围,除了容易产生宗教人士,也极其适合搞民粹的人物上台。
希特勒上台后,德国教会学校也不再是世外桃源,不久二次大战开启,正是适龄青年的海灵格也“不得不”加入“保家卫国”的军队。
海灵格,大概是西方主要心理学家中,唯一一个属于轴心国阵营的大咖人物。
所以,有人说他是“纳粹”。
需要指出的是,虽然在希特勒统治下,人们无论是出于“真诚相信”,还是“迫于形势”,加入纳粹组织都是更多人的选择。
但是,海灵格一家都没有积极向纳粹组织靠拢。海灵格本人确实端起过枪支,朝向反法西斯的队伍,但是他并没有加入纳粹。
这场大战的结局,人们都知道。
战争快结束的时候,他被美军俘虏,关在战俘营里。很多人都想办法逃离,然后又被抓了回去,然后遭受到更为苛刻的对待,不少战俘就这样死去了。
然而,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,海灵格却幸存了下来。
后来他才知道,是自己的“同理心”救了自己一命:
原来负责看管他们的一个美军的军官,因为外形等因素,被这些战俘背地里用德语取笑是“同性恋”。而在这个时候,海灵格都会站出来,告诉其他战俘,不能用别人的性取向侮辱人。
然而,实际上这个美军的军官是懂德语的德国犹太人。战俘们怎么骂他,他都听得懂。而海灵格怎么帮助他,他也心领神会。
就是这么一个善举,让他获得了特殊待遇,得以幸免。
在那个族群独立、民族情绪高涨的时候,能够排除杂音,还能“同理”他人,大概也是海灵格日后成为心理专业人士的潜质。
一场战争,发动战争的,当然是加害者,而另一方是受害者。然而,身在其中的人大概才能体会到,自己是怎么变成加害者,而对方是怎么变成受害者的。
那个时候,全体德国人,包括海灵格自己,是如何被卷入其中,成为“加害者”,同时也成为这个体系内的“受害者”,也只有亲身经历的人,才能体会。
海灵格本人对希特勒政府的宣传部长、很有名的戈培尔说过的一句话推崇备至:
“人只是历史事件的工具,这与他对此是否有意识毫无关系。”
若干年后,中国大陆有一个伟大人物,也有一句类似的话,广为流传“人的命运要靠自我奋斗,但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”。
海灵格的家庭排列,是心理咨询体系中家庭治疗的一个分支,特别强调从一个家庭系统之中看一个人,看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,看家庭的历史对一个人现在的影响。
很多人觉得家庭排列很“神奇”,但是如果你了解海灵格早年的特殊历史,从大历史的角度审视,你可以鲜明地看到,他的家庭排列学说,源自他对自己早年生活、德国历史、那个大时代洪流的理解:
在大历史的洪流中,每个人都不由自主地被历史推动到了一个位置。
正是这股洪流,决定了谁是加害者,谁是受害者,谁与谁在相互伤害。
任何试图微观、具体,只看树木、不见森林的做法,都不能解释本来面目。
而要改变这种状态,还是得回到大历史的洪流之中去理解。
若干年后的海灵格,把这些早年的历史经验,运用到家庭历史之中。
二战之后,海灵格去了非洲。
以一个神职人员的身份。
在那个百废待兴、满目疮痍的时代,他远离母国,来到异国他乡的南非,传播他的信仰。
我个人认为,家庭排列很讲仪式感,离不开海灵格的神学基础。
我曾经在南丫岛旅行的时候,出于好奇,参加过一场天主教的弥撒活动。我是无神论者,一进入那个场,不自然地联想到的是和一些心理活动相似的一面:
安静聆听,类似冥想,一同站起来唱歌,然后有负责的人一个一个派发小物品,再然后,一个又一个走到面前等等……
这些仪式有一个重要的作用,就是把这些来自不同地方的人,他们虽然各自目的不同、背景不同、经历不同,却能在短时间凝聚在一起。
用家庭排列的话,是形成了一个“场域”。
我虽是中途加入,且坐在最后。但是依然强烈地感到,如果我提前拔腿就走,就会“破坏”现场的。
何况其他投入的人呢?
从宗教人士跨度成为心理工作者,当然是很大的跨越。但是海灵格的职业转型,却告诉每个想进行大跨度职业转型的人:过去的经历,都不是白费的。
他20多年的宗教人士工作经历,对于他之后带领心理团体,带领家庭排列工作坊,研发家庭排列,发挥了巨大的作用。
有一位业内大佬个人观察总结道,海灵格在现场进行家庭排列,就有效果。其他人依样画葫芦,却没什么效果。
我想,或许这跟其他人只是形似,但是没有这种营造氛围的经验和能力有很大关系。
有不少人质疑,海灵格并没有很好的学过心理学,更像个宗教人士。
其实这并不符合事实。
海灵格踏上心理治疗之旅,和他参加过的一个宗教团体发起的团体动力学习有关。
通过这次的学习,他对团体动力非常感兴趣。
由此踏上了学习心理学的“不归路”。
说出来也许会让许多国内草根学习者倍感亲切,海灵格不但是中途转行,他学习心理学的一路,和不少人估计类似:
与那些用政府钱包参加各类培训的体制内人士不同,海灵格是纯自费参加各类心理学课程的。
他曾经为期一年,专门跑到维也纳学习心理分析。
因为对完形感兴趣,又专门系统学习了完形。
他还很喜欢米尔顿·埃里克森的催眠,非常欣赏埃里克森对肢体动作的关注。
如果你了解上述的流派,就会发现,家庭排列相当程度化用了其中的精华。
而海灵格就是这样一个学霸,而且是能够“乾坤大挪移”的学霸。
海灵格曾说:
心理治疗师的训练跟成为神父的训练有点相似。接受心理治疗师的训练也有可能存在因为理想而被牺牲的危险。接受训练的人,其思想行为必须符合特定的规范,偏离这些规范是不被允许的。
他自费学习成才,并且最终开宗立派的传奇经历,值得后来人学习。
谁说人到中年,不能转行,不能成才?
请告诉他海灵格的励志故事。
晚年的海灵格,写了几本书,也开了一些培训班。在国内他的弟子、拥趸相当多。
当然,这也是包括家庭排列在内的家庭治疗最好的时代之一了。
这几年,原生家庭成功出圈,从只有心理咨询领域、社会学领域关注的专业名词,成为一个大众化的名词。
有人把原生家庭当做一切问题的根源。
有人反对把原生家庭当做问题的根源。
两方对骂,各有支持者。
当然,最开心的恐怕是流量。
因为不管你怎么说,关于家庭的问题,都有着最多的关注度。
这几年火热的电影,不管是科幻题材还是现实主义题材,抽丝剥茧到最后,都在讲原生家庭的问题。
今年年初最火的《流浪地球》中,屈楚萧和吴京饰演的父子,如果来一次家庭排列,把吴孟达,还有那个死掉的妈妈等人一并加进去,会是很精彩的家庭治愈戏。
而电影无非是更戏剧化、更具张力的家庭排列。其实质,还是在讲家庭创伤、家庭创伤疗愈。
然而,伴随着中国人对家庭问题的关注、对家庭排列的热衷的是,这些年在国内,“家庭排列”的名声一直都不太好。
这当然不能怪海灵格。
本来心理学就不是一个很容易进入的行业,海灵格自己也花了这么多年时间接受专业训练,而国内一些没有受过良好教育、也没有多少人生经验的人,通过听几次课、看几本书,怎么可能就操刀给人的家庭疗伤?
但是,所有的责任又恐怕只能归咎于海灵格。
所谓,粉丝行为,偶像埋单。
虽然这些作为,恐怕也不见得是真粉丝,多数也是借个名头,方便行事。用道上的话,黑粉、营销粉、反串粉,是也。
海灵格自己说:
即使他们使用海灵格这个名字,我也不觉得沿用这套治疗方式的人就是我的学生。
与这些没有学好就随意为人做“家庭排列”类似,有些活动参加者也对“家庭排列”过于顶礼膜拜,认为只有这种方式,才能帮他摆脱家庭创伤的困扰。也有不少文宣,从自身立场角度,也在推波助澜。
而这点,海灵格自己是这么说的:
要是有人来问,我只想做家庭排列,其他的通通不考虑。我会说,我目前不做。因为你只是想利用我。
不管别人怎么看,他还是坚守着自己作为一个专业心理工作者的操守。
其实,海灵格的理念并不玄乎:
从海灵格家庭疗愈学的角度出发,每个处于家庭创伤之中的人,都有过以下与家庭有关的四种无意识主题之一的经历:
1、与父母一方界限不清。
2、排斥父母一方。
3、早年经历与母亲的分离。
4、对家庭中某一成员产生认同,但那个不是自己的父母。
而以上任何一种情况,都会让我们在成年之后,存在各种心理问题,或反映到我们的亲密关系之中。
而这些主题,放在历史之中,都与我们(我们的家族)经历过的创伤有关。
而处理创伤的最大障碍,是往往我们也不知道问题的根源。
这也是我们一直受困于此的原因。
而海灵格家庭疗愈的主要目的,就是帮助人们找到创伤的根源,找到我们与其他人的联系。
甚至,有的时候,只要把经历和家庭的创伤联系在一起就可以了。
这让我又想起地铁上的那个小女孩。或许有一天,你会知道你妈妈的家庭,你妈妈家庭的创伤。当你受困于和妈妈两人之间的情感纠葛之际,你会看得更清楚、更通透,这或许会帮助你,从当年的创伤之中走出来。
而这,值得你谢谢,这位远在德国的海爷爷。
延伸阅读
伯特·海灵格文集(全四册):
谁在我家(升级版)等
点击下方,一杯咖啡合作方 当当网
了解或购买
这一生为何而来
海灵格自传
(本文部分取材于此书)
这不是你的错:海灵格家庭创伤疗愈之道(本文部分取材于此书)
点击下方,一杯咖啡合作方 当当网 了解或购买
再推荐你几篇好文章
仅剩3个名额!2019下半年朋辈咨询:适合大众自助助人心理课
暑假公益 · 线上学习报名|啃书帮:共读《儿童叙事家庭治疗》
关注本公众号,回复【会员】,加入一杯咖啡会员社群
点击阅读原文,可了解:一杯咖啡会员5大社群